多年前,臺灣名醫雷子文醫師,因當兵的兒子不詳原因上吊身亡,慘死飛彈部隊營區。愛子心切的雷醫師,經過三年的陳情與訴訟,在無法面對悲慘「情境」的情況下,以自焚方式了結自己的生命。身為父母的人,對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情,真有如臺灣諺語所描述:「父母過身眾人扛,某子過身是割心腸。」雷醫師所遭遇的「情境」和「心境」我們絕對可以了解。但雷醫師若能學習大衛王的信仰精神,想必會勇敢的活下去,用堅強的「心境」克服惡劣的「情境」。

臺灣有一廣告詞說道:「肝若好,人生是彩色的;肝若不好,人生是黑白的。」此一廣告詞的出現,似乎讓人感受到肝臟的重要。若換個形容詞而言:「心情若好,則滿懷希望;心情若不好,則充滿絕望。」則可讓人感受到「心境」的重要。現代的社會,由於生活壓力大,加上經濟不景氣,以及在高失業率的情況下,痛苦指數不斷攀升,著實讓人的心境一時之間無法適應,許多人不但以悲觀的心情面對這個社會,甚至走上絕路。
專門從事「壓力紓解與身心靈健康」研究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布蘭.路西華德(Brian Luke Seaward)教授,小時候必須常常面對父母親酗酒之後的家庭暴力,讓他身心受創極深,幸好他有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祖母,經常撫慰著他受傷的心靈,以及他所面對的壓力。當他身處痛苦和憂慮的情境時,祖母常以一句話勸勉他:「親愛的,記住:壓力(stressed)這個字不過是點心(desserts)這個字從後面倒著拼回來而已。」要他以這樣的「心境」,去面對困難的「情境」,將「壓力」當作一種「點心」。其所著的《抗壓高手》(Stressedis Desserts Spelled Backwords)之書名,便是由祖母的鼓勵和啟發而來。

當美國資深廣播人瓊安.朗頓拜讀過布蘭.路西華德的大作後,為該書提序時,乃有感而發的寫道:「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物不能決定我們的快樂和成就。但我們的生活態度卻辦得到。我們每一天所下的任何重大決定,便是我們選擇的回應態度,這可能對我們產生正面的影響,也可能阻撓我們的成長。」

基本上,人過得快樂與否,並非取決於外在的「情境」,反而大部份是由「心境」決定「環境」。誠如西諺云:「心之所想,可以讓天堂變成地獄,也可以使地獄變成天堂。」亦如丹麥神學家齊克果所言:「人類不一定活在悲劇中,也不一定要活在絕望中,其實人類可以活在信心中。」這樣的勸勉,真有如中文俗語的「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人轉」、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」

輚載自網路: http://adf.ly/8UzlI


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  心裏頗有感觸


櫻桃有認識兩個朋友  都是很容易胡思亂想  鑽牛角尖的個性


而且都曾看過心理醫生   所以跟他們相處起來


有時真的很累   明明是一件小事   卻可以放大成一件大事


苦口婆心相勸    還是無法看開  看他們如此不快樂


總讓自己搖搖頭


我覺得人生不是比誰比較幸福   誰比較幸運


而是比誰比較看得開


擁有一顆豁達的心  不論處在任何環境


一樣可以過得很快樂

arrow
arrow

    黎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